如果你看到他在一大堆灯泡前表情沉醉,手舞足蹈,并且弄出一堆科幻感的声音,他不是在做法召唤外星人,他是在弹奏。
班磊 BANBANBANBAN
1990年出生于上海,游戏设计程序员,计算机声音艺术家,交互设计师。
展览及演出:2018中国,上海,多余美术馆,“Pendulum”中国,上海,上海艺术24小时,“框”瑞士,日内瓦,EoFA,“共振”瑞士,日内瓦,Urgence Disk,“共振”瑞士,日内瓦,Ondulor, “共振”
2017中国,上海,艺仓美术馆,“或作或止”中国,上海,上海科技艺术节,“MR”中国,上海,世界电子音乐大会,“Neuron”中国,深圳,天安数码艺术中心,“超空间”
2016中国,上海,MoCA上海?当代艺术馆,“看得见的声音”新西兰,奥克兰,Digital Art Live中国,上海,中华艺术宫,现代艺术科技展马来西亚,吉隆坡,Polycon 2016中国,上海,Basement6,现场演出中国,上海,MoCA上海?当代艺术馆,群展“山水间”中国,上海,瑞士文化中心,“敦煌图”
班磊营造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场景
个人经历:
2012年,班磊曾前往美国学习电影配乐以及声环境创作。留美期间,参与制作了许多独立电影。电影《The Hole》参与201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,获得了最佳短片提名。
2015年,班磊创办了新媒体艺术开放团队Project:Default。此团队集合了视觉艺术家,装置艺术家,以及互动多媒体艺术家等组成了一个具有实验性精神的团体。他们的作品包含了许多未来科技以及互动艺术体验,并受邀在国内外众多美术馆以及画廊进行展出。
2016年,班磊以“BANBANBANBAN”为名进行了电子乐以及声音装置的创作。区分于之前的配乐作品,“BANBANBANBAN”制作了实验电乐《7/21》,并且在瑞士日内瓦厂牌HU进行发行。同年创作的声音装置作品也在各大画廊以及美术馆展览并且演出。
2018年,受瑞士文化基金年会委托,前往日内瓦在EoFA参加艺术家驻留项目,尝试创造了一种新的乐器,他把第一版本命名为《共振/ Resonance》。
班磊 作品《共振》在国内演出
班磊的作品以计算机自我发展为方向,致力于创造出一个不同于三维世界的未知维度世界。他从计算机互动科技的发展方向中意识到另一维度的世界正在建设,人类与人类潜意识创造的“东西”将在将来形成平等的地位,也将打破现在的从属关系。他的实验以及探索,希望带给人们一种未来的可能性。
他的计算机声音作品以多轨道旋律为线索,情绪发展为基调,致力于营造出一个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的听觉世界。同时,他运用了古典的作曲方法,在架构出和谐声场的基础上,以不稳定科技作为围墙,对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进行探索,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情绪表达。
共振视频
“共振”的原理是通过手指和手臂的运动,运用手部捕捉摄像头,实现与游戏的交互,每一个不同的手势,都会触发以及改变游戏中不同的合成器,营造出人与虚拟世界的共振体验。
“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在日内瓦的驻留期间所改变的生活习惯,我感受到了更多的肢体活动能使人产生的更多能量,得到更多的满足感。因此,我运用了更丰富的肢体运动与虚拟世界对话,尝试探索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更近一步的平衡。”
日内瓦的驻留表演
班磊,“共振”回国后表演,2018
《共振》表演视频
班磊作品《共振》也参与到 FLASH闪电展项目中,在PSA(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)西侧广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演出,观众对这新奇的演奏方式都非常感兴趣。艺术家也现场指导观众操作这件神奇的“乐器”。
共振——FLASH闪电展
观众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演奏
永生病毒视频
Error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,它存在于过去,现在,以及未来,存在于我们正在建设的人工维度。
人工维度起始于计算机发明的时候,在人类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,人工维度逐渐开始发展与建设,人类在这个维度中所做的任何建设,如同在人类世界的山与水,创建了永生病毒与其法则。信息的累积形成了此起彼伏的景象,error在这个维度中是一种不稳定元素,这种元素如同生命的产生一样,随机却又顺其自然,Error的堆积发展,形成了另外一种强大的亚种元素virus。它们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形态,可以改造原有人类所建造的自然法则和景观,并且逐渐的产生了朦胧的如同现实世界生命的自我意识。
作品中观众利用VR设备体验“病毒视角”
艺术家制作了一个VR体验的装置作品。观众将以病毒作为第一视角,体验被Error堆积的人工维度,而这个病毒或许可以找到通往现实世界的大门。
艺术家将他命名为virus.reality.immortal。virus代表属性,reality代表需要攻击的平台,immortal代表目的以及特征。
virus.reality.immortal
病毒是计算机程序中的不稳定及未知因素,有着丰富的可能性,把他命名为永生,是一种对生命的启示和预测,当人类打开通往人工维度的大门时,那时可能就是获得永生的时候。
Pendulum/或作或止 2017
“节奏,谓或作或止。作则奏之,止则节之”标题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《礼记》。
将节拍器作为构思基调,与穿梭在表演场地中的艺术家紧密联系。艺术家仿佛如同节拍器中的摆锤,在知性与灵性的高度协调之中,创造出与观众交错的平行空间中的互动场景体验。
在作品中,节拍器被安置在场地每一根柱子的侧方,氤氲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氛围。不停摇动的节拍器像是钟摆一般,发出滴答滴答的钟表声,制造出跨越时间维度的艺术语境,回溯出所处地煤斗的历史本源。同时,艺术家的表演行为与零星环绕的声音艺术相配合,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事物发展和时间流逝的无法控制性。
除此之外,作品所呈现出的实时影像将运用大量旧时代的脚本,同时辅以glitch技术,穿插进表现摩登时代的极简主义图像。两者互相对比从而凸显历史和现代的激烈碰撞,探讨时间的流动性与印迹感。
通过一系列的声音和图像等媒介的融合,作品将让观众看见、听见甚至触摸到时间的再现与变化。区别于日常五感,观众将从这全新的多方位体验中意识到时间语言的存在。
艺仓美术馆 作品表演现场
艺仓美术馆 作品表演现场
2018年受“补时”邀请,Pendulum在时光里店演出,这次的版本加入了在桌上跃动的虚拟小人、墙面间飞行的汽车等元素,让表演更时尚有趣。
Pendulum“补时”演出视频截图
Pendulum“补时”演出现场
游戏引擎数字作品及现场行为,2018
上海艺术24小时,“框”表演现场 2018
《框》是班磊结合音乐、游戏引擎构建的虚拟世界作品。2018年与新媒体艺术家沈凌昊在留下空间进行合作表演, 通过声音视觉装置以及行为艺术的方式, 打破原先展览中所建构的记忆空间,将展览内外空间重置,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流动之境。这个实验空间提空了两个位置维度: 原有展览的记忆空间和现场的影像声音制造的虚拟情境。
“框”虚拟环境截图
“框”虚拟环境截图
作品在户外空间投射
游戏引擎数字作品,2017
作品视频截图
作品视频截图
作品视频截图
与 supernatural design 合作数字艺术现场表演,2016
Bloom视频截图
Bloom视频截图
Bloom视频截图
班磊,作为新媒体艺术家,用电子音乐及游戏编程、视觉编程的方式,创作出独特的作品,对虚拟世界以及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间关系的关注,让其作品的形式及内容互相契合,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家。
让我们也期待,善怡艺术继续与艺术家合作,为大家带来更多可能性吧!
关于善怡
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升,社会对文化、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,展览、公共艺术、空间艺术设计、艺术跨界合作等需求量增加。善怡艺术致力于发现与扶持优质新兴艺术资源,提供前沿中西方艺术文化跨平台合作机会,打造全新艺术生活体验。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,让更多的优秀艺术家作品进入公众视野,用艺术美化公共空间,引导大众艺术品味。